<ul id="qiuuw"></ul>
  • <strike id="qiuuw"><s id="qiuuw"></s></strike>
    <strike id="qiuuw"></strike>

    漣水縣:聚合人社向心力 為民助企創無優

    時間:2024/11/05    來源:漣水縣政府辦    字號:[ ]

    近年來,漣水縣探索建立“漣享社慧”服務保障機制,狠抓就業創業、勞動維權、助企紓困等重點工作,以“三精準”聚合人社向心力、鋪設群眾連心橋,全力打造優化營商環境“人社模式”。

    一是精準施策,強化優質要素保障“全方位”。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為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和引育人才需求。實施用工保障專項行動,將服務捷泰新能源、巨石玻纖新材料等重特大項目作為工作“頭版頭條”,組建重特大項目服務專班,為全縣303家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崗位發布、招聘對接、勞務協作等用工和人才保障。定向開展“職等你來”“歸雁興漣”等招聘專項行動56場,分批組織求職者參與“探營名企之職場體驗官”等活動,累計幫助解決緊急缺工6100余人。建立重點項目引才機制,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聚焦項目個性需求及難點痛點,跟進實施精準引才、靶向引才,組織今世緣酒業等企業赴省內外高校開展人才招聘活動50余場,引進本科學歷以上人才800余人,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做強做好實習引才,推動引才關口前移,申請市級以上就業見習基地13家,開發見習崗位5052個,招收1541名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到崗參加見習,完成率位列全市第一。鍛造技術技能人才隊伍,精選優育助力人才發展,主動深入巨石集團等企業開展人才調研活動,篩選出符合職稱申報條件人員1251人。深化技能人才評價改革,在捷泰新能源試點啟動職業技能直接認定工作,在今世緣酒業等企業持續推進自主認定,累計完成認定近千人。強化技能人才載體建設,新獲批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培育新增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1人、企業省級首席技師(卓越技師)1人、江蘇大工匠1人。

    二是精準發力,織密和諧勞動關系“防護網”。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推動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優化工資保證金管理。優化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工作征收流程和辦理手續,新實現存儲農民工工資保證金8700萬元,涉及187個項目,工資保證金收繳數額全市第一。推廣以保函保險的方式繳納保證金,以保函保險方式繳納工資保證金占比達75%,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效能。將調解作為優先處理勞動爭議的方式,堅持“一案四調”,將調解工作貫穿于立案前、庭前、庭后、裁決前。特別是對部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爭議不大的案件積極進行案前調解,近兩年來,共接處案件1463件(其中:調解專家平臺處理244件,不予受理案件395件,立案受理案件824件)。立案受理的案件目前已審結803件。強化部門聯動協作機制,建立討薪糾紛警情應急處置聯動機制,通過定期通報、聯動處置和案件移送機制,及時掌握討薪糾紛警情動態,準確處置討薪糾紛隱患,快速處理國、省平臺欠薪線索832件,動態辦結率100%,向公安機關移交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1件,及時有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三是精準服務,推動惠企利民“零距離”。堅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加快惠企利民政策便捷直達。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勞動保障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在指導督促整改的基礎上不予處罰,嚴格執行自由裁量基準。深入全縣260多個企業和46個建筑工地進行涉企用工合規指導服務“啄木鳥”專項行動和集體協商“春季要約行動”,加強用工常見風險提醒,督促企業規范用工管理。落實惠企補貼政策,匯編《惠企利民政策宣傳手冊》,線上線下同步推送宣傳。落實新一輪“降、返、補”等惠企政策,上年度為1400余戶單位發放穩崗返還929.29萬元,惠及職工3.57萬人;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為企業減負近3500萬元。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新模式,推動就業服務下沉基層,打造集需求歸集、崗位推送、技能培訓、創業幫扶等功能于一體的“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組織培訓賦能隊伍、創業服務聯盟送崗送技上門,促進就業供需雙向奔赴,兜底幫扶就業5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