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淮安區堅持以“降成本、提效率、優服務”為核心,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構建全流程電子化、智能化交易體系所取得的成效。截至8月,該區完成“不見面”交易項目74個,交易額達10.89億元,節約資金2.43億元,以精準施策持續優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營商環境。
數字賦能構筑“智慧交易”新優勢。依托“淮上清風 數采智管”智能平臺,構建采購文件“篩查—預警—處置”全流程監測機制,今年累計完成55份文件智能審查,實現風險零異常。深化長三角遠程評標協作工作,今年以來已完成21個跨區域評標項目,極大提升評標效率和資源利用率。建設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實現音視頻“一項目一保存”和電子光盤雙歸檔,讓智慧交易既安全又便捷。
增值服務跑出項目落地“加速度”。創新推行重點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服務與應急處置預案機制,針對重大項目招標采購需求,提供“專班專員+多對一”全周期服務,有效保障多個重點項目順利完成。在優化服務流程方面,修訂標準化規程,細化出12項服務準則和100余條操作細則,全面實現“一事一標準、一流程一規范”,推動服務質量從“經驗驅動”升級為“標準驅動”,交易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惠企減負激發市場活力。全面落實惠企政策,政府采購項目100%面向小微企業,并給予價格優惠,實現對中小企業扶持全覆蓋。共協助46家企業辦理履約保函,建設工程項目均實行投標保證金減免和信用保函政策,累計釋放企業資金3.92億元。通過“人工+AI”智能審查等手段,筑牢信息安全防線,減輕企業負擔,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