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漣水縣從政務服務的“集成極速”到政策扶持的“精準滴灌”,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既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溫度”的傳遞,讓企業“扎根有信心、成長有沃土”,激活了城市發展的全盤活力,努力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讓營商溫度可感可觸,力促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多元化營商環境吸引企業“近悅遠來”。近年來,漣水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工作導向,錨定“四最”營商環境目標,深入踐行“做的要比說的好、服務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續豐富拓展“漣快辦”品牌內涵,在全市首創“零跑腿”辦結項目“五證聯發”,項目攻堅連續四年在淮安市領跑,助推漣水躋身“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在這片投資熱土上,法治化、專業化、人性化的營商環境,正成為吸引企業“近悅遠來”的“強磁場”。
二是以“梧桐樹效應”吸引企業落地生根。近年來,漣水縣重點培育打造,著力招大引強,聚力延鏈強鏈,吸引了中信華、特創科技等30余家行業百強企業落地生根,并積極促進漣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和纖維新材料產業“兩鏈”融合發展,通過“梧桐樹效應”,縮短企業采購半徑,顯著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從而逐步形成“上游玻纖布、覆銅板、PCB,到中游電子元器件、半導體封測,再到下游終端電子產品”的全產業鏈生態。在合法、合規、合理的范圍內,把事情辦好、辦快、辦簡便。想企所想,把基礎工作做細、做透,考慮在前。
三是用“快工出細活”來推動企業快速落地。近年來,漣水縣重點圍繞企業“五新”全生命周期、產業全鏈條,組建“漣快辦特戰隊”,推動“極簡申報、極速審批、極優服務”常態化落實,推進項目“交地即發證”“拿地即開工”“建成即驗收”“竣工即交付”,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2024年,漣水推動35個項目“五證聯發”“拿地即開工”,全市首創并實現12個項目“零跑腿”辦結“五證聯發”,有效解決問題1200余件。為切實解決企業用工問題,今年以來,漣水先后召開了47場招聘會,組織126家次企業,提供涵蓋紡織服裝、綠色食品、新一代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及新能源、纖維新材料等行業的2800多個就業崗位,參與群眾2.2萬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4500多人。
從2024年項目招引數量、體量均創歷史新高,新開工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規模全市最大、新竣工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數量全市最多,到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28%,其中綠色食品產業產值即將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34%,智能裝備及新能源產業產值達115億元、同比增長30%,再到新增“四上”企業246家、工業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10家,兌現各類惠企獎補資金10677.14萬元、發放設備更新補貼4528萬元……這些經濟爆點背后的流量密碼,正是漣水縣對營商環境的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