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qiuuw"></ul>
  • <strike id="qiuuw"><s id="qiuuw"></s></strike>
    <strike id="qiuuw"></strike>

    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時間:2024/01/17    來源:淮安日報    字號:[ ]

    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jpg


    1月16日上午,淮安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淮安大劇院隆重開幕。大會會場氣氛莊嚴熱烈,主席臺帷幕中央國徽高懸,十面紅旗分列兩側,主席臺對面高懸的橫幅催人奮進:“以攀高比強之志奮力跨越趕超,為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而團結奮斗!”

    本次大會應到代表436名,實到415名,符合法定人數。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史志軍主持大會。

    大會執行主席史志軍、趙洪權、趙權、范更生、徐利華、周茂萱等在主席臺前排就座。

    在主席臺就座的還有:顧坤、戚壽余、趙正蘭、李森、吳曉丹、岳嶺、孫虎、周青、徐子佳、林小明、周毅等市領導,大會主席團全體成員,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和部分高校、市法院、市檢察院、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領導同志,以及部分原地市級領導同志。

    上午9時,史志軍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市長顧坤代表淮安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是2023年工作回顧;二是2024年工作安排;三是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顧坤說,過去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對淮安殷切囑托,以攀高比強的姿態全力跨越趕超,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項目攻堅實現新突破,改革創新迸發新活力,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安全發展得到新提升,實現了現代化新征程良好開局。總體看,在深化踐行總書記殷切囑托10年再出發之年,發展成效鼓舞人心,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強勢奮進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

    顧坤從經濟運行在精準施策中率先回升向好、工業強市在項目攻堅中厚積強勁動能、創新能力在產才融合中實現快速提升、改革開放在高效協同中充分釋放活力、城鄉面貌在融合發展中加快優化提升、生態環境在系統治理中不斷夯實根基、群眾生活在惠民利民中得到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在治理創新中保持和諧穩定等八個方面,對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成績進行了具體總結。

    顧坤說,一年來,我們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堅持以學鑄魂強黨性,堅持以學增智重擔當,堅持以學正風樹形象,堅持以學促干求實效,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顧坤指出,去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各項成績是在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多重困難的基礎上取得的,凝聚了各方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和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堅持強化黨的領導,才能在現代化新征程上不斷跨越趕超;只有堅持守正創新、開拓奮進,才能以實績實效更好展示“象征意義”;只有堅持系統觀念和底線思維,才能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只有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才能心無旁騖謀發展、久久為功抓落實。

    顧坤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完成“十四五”發展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淮安在現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義”的全面展開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當前,淮安正聚焦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全面建設長三角北部現代化中心城市、更好展示“象征意義”的奮斗目標,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發展關鍵期,我們將牢牢把握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最大的政治、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突出人民至上這一根本立場,以更大的拼勁韌勁、更強的恒心定力,克難奮進,篤行不怠,全力筑牢項目攻堅、產業培育、縣域經濟三大基石,持續增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技創新三大動力,不斷厚植交通樞紐、綠色生態、營商環境三大優勢,為高質量跨越發展持續注入更多的穩定性、確定性和上升性,以更多組織滿意、群眾滿意、經得起時間檢驗的務實成果更好展示“象征意義”。

    顧坤指出,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扣市第八次黨代會第三次會議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聚焦更好展示“象征意義”五個方面價值內涵,強化攀高比強、跨越趕超,強化實干實效、改革創新,強化項目為王、環境是金,強化初心使命、惠民利民,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高質高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努力在全省“走在前、做示范”大局中貢獻更多淮安力量。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規上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分別增長13%以上和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7%以上,注冊外資實際到賬增長10%以上,研發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節能減排、環境質量、糧食安全等完成省定目標,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和諧。以上是必保目標,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全力爭取更好結果。

    顧坤說,今年重點要在十個方面更大力度取得新成效:一是更大力度推動項目攻堅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項目攻堅這個頭版頭條,堅持重特大項目“頂天立地”和專精特新項目“鋪天蓋地”并重,強力推進項目招引、建設、轉化閉環機制,實施項目招引“4833”工程、項目建設“1533”工程,持續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切實提升項目含新量、含金量和含綠量。二是更大力度推動工業強市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新型工業化這個第一方略,突出集群鏈式布局,著力優化產業生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產業筑峰、企業強基、數字領航步伐,著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集聚區。三是更大力度推動創新驅動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個核心動力,以高水平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創新成果轉化力度,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長三角北部重要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四是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改革開放這個關鍵一招,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國企改革,拓展開放合作空間,推動外貿外資擴量提質,大力提升交通樞紐功能,以更多硬招實招打好組合拳。五是更大力度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農業強市這個戰略目標,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大力促進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環境整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六是更大力度推進縣域振興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縣域經濟這個關鍵支撐,突出工業引領、“四化”同步,增強產業支撐力,增強開發園區活力動力,增強城鎮帶動力,加快形成更具引領力、競爭力、辨識度的縣域矩陣。七是更大力度推動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人民城市這個重要理念,堅持系統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根據城鎮化進程、區域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及時優化公共空間布局和資源配置,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彰顯城市文化特質,釋放城市消費活力,努力走好集約化、內涵式城市發展道路。八是更大力度推動生態建設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悉心呵護“水韻淮安”之美,努力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九是更大力度推動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為民造福這個最大政績,更加注重運用政府和市場相結合的辦法優化供給,重塑“學在淮安”品牌,加快健康淮安建設,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著力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更富成效地打造高品質生活。十是更大力度推動安全發展取得新成效,牢牢把握安全穩定這個根本前提,切實扛起守護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責任,進一步健全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機制,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努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高質量發展。今年將繼續高質高效組織實施“五優化”“五提升”十大類民生實事,過細落實好“七有”“八更”民生工作要求,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自豪感。

    顧坤指出,政府系統將堅決扛起“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更好展示‘象征意義’”的使命擔當,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加強政治建設、效能建設、法治建設和廉政建設,持之以恒轉作風、提效能、強本領,用心用情用力做擔當作為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錨定目標、鉚足干勁,全力拼、合力拼,扎扎實實、踏踏實實,努力把周總理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會議還審查了淮安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淮安市2023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4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聽取《淮安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淮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修正草案)》《淮安市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訂草案)》的說明,通過大會選舉辦法。

    列席大會的有:出席政協淮安市九屆三次會議的全體委員,來淮投資的客商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