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熱浪滾滾!江蘇的盛夏“蒸煮模式”正式開啟,熱愛運動,但是被高溫勸退?不用擔心,三大“保護措施”帶你實現戶外健身科學、安全,速來get!
科學補水:少量多次是關鍵
從運動開始,每10分鐘到15分鐘,喝100毫升到200毫升的水,同時應注意飲水的溫度適宜,10到20攝氏度的涼水,既不至于讓毛細血管快速收縮,還能保證有一定血液接觸到對應的溫度,進而達到相對快的降溫效果。運動前中后期都要補水,不要只喝純水,低滲或等滲的糖鹽水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用不到1%的鹽,再加不超過5%的葡萄糖來配糖鹽水,既給身體補充一定的鹽分,又給身體補充一定的能量。
散熱降溫:結合自身謹慎選擇
在高溫天氣下運動后,可以在能適應的低溫和覺得比較舒服的高溫之間淋浴五六個循環,由此比較快地讓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迷走神經的興奮性提高,然后進入恢復狀態。每個人身體狀況和適應能力不同,冷熱水浴雖然是有效的降溫方法,但是否適合自身還需謹慎選擇。
控制時間:避開高溫時段
最佳運動時間為清晨6-7時或傍晚18-19時,避開10-16時的高溫時段。在運動后要給身體留下足夠的修復時間,因此要控制好運動時間——高溫天氣下的鍛煉時長最多不超過兩小時,1至1.5個小時相對更好。
特別提醒: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夏季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會有所增加,要保持足夠的睡眠,中午適當休息,時間不要太長,20分鐘為宜。每天要保持適量運動,最好在早晚氣溫較適宜的時間進行,運動的形式以太極拳、八段錦這些比較舒緩的運動為宜,不要過度出汗,以微出汗為度,或者心率不要超過每分鐘1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