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漣水縣創新實施幫促聯盟,把幫促資源運用到強村富民的具體舉措上來,致力用扎扎實實的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成效助力強村富民、助推鄉村振興。
幫有高度,引領鄉村振興新航向。漣水縣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精髓要義和精神實質,堅持在立足職能定位中創新思路、聚力賦能,制定“五級人大代表 助力強村富”幫促聯盟實施方案,通過搭臺,把在漣五級人大代表聚在一起,懷揣著共同的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爭當依法履職、強村富民、助力發展的模范,引導人大代表以扎實的行動和顯著的成效,為漣水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讓強村富民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促有精度,打造特色產業新亮點。在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征途中,漣水縣始終秉持“接地氣”的核心理念,深入調研各村實際,因地制宜,量身打造特色產業項目。實施“百年喻集”打造計劃,重建老油坊,煥發傳統工藝新生機,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翻番;勇于創新,引進玉米黃豆帶狀復合播種技術,每畝增收約2000元。這一系列精準施策的舉措,不僅精準對接市場需求,更充分挖掘并發揮了當地資源優勢,為村民鋪設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致富之路。在聯盟的精心規劃與技術支撐下,該縣蔡工村巧妙地將傳統優勢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種植紅薯的同時,與今世緣酒業攜手,打造釀酒高粱的綠色生產基地;引進“十畝紅椒大棚”,構建起“紅椒紅薯紅高粱”這一獨具特色的“三紅”產業。2023年,“三紅”產業成功為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帶動了5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聯有廣度,匯聚多方力量促發展。在產業發展的同時,還在提升群眾幸福感方面實實在在地為群眾做一些事情,比如架路燈、鋪設道路、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借助“幫促聯盟”擴大“朋友圈”“學習圈”“跑政策、尋資金”,向上級單位尋求支持。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聯系各級領導、共建單位和社會各界力量,通過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機制,有效整合了政策、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聯盟工作開展以來,以蔡工聯盟為樣板的11個幫促聯盟推動了20余項產業項目與40余項民生實事落地見效,產生了很好的引領示范效應。
盟有深度,開創黨建引領新篇章。漣水縣結合產業規劃、項目建設、村情實際等,優化調整蔡工聯盟、樂享果玩農旅聯盟等核心聯盟,充分吸納匯聚幫促村周邊產業相近、區域相連、發展同步的村居,構建“共富鄉村聯合體”,推動以一個村的發展向一批村的發展邁步。蔡工聯盟的實施,還催生了蔡工黨建聯盟的建立,聯合周邊6個村參與產業發展,努力建設“千萬級”產業的聯盟,積極為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提供“漣水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