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qiuuw"></ul>
  • <strike id="qiuuw"><s id="qiuuw"></s></strike>
    <strike id="qiuuw"></strike>

    淮安區:農村供水管網建設工程入選國家建設項目名單

    時間:2025/06/19    來源:淮安區政府辦    字號:[ ]

    為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今年國家再支持60個縣域開展小型引調水項目建設,淮安區農村供水管網建設工程、邳州市農村供水管網互通工程、鹽城市大豐區農村供水輸配水工程等3個小型引調水項目成功入選。中央財政實行獎補結合機制,對每個選定項目補助8000萬元,3個項目共補助2.4億元,分兩年安排,近期已下達第一批中央補助1.21億元。

    據了解,淮安區近年來在供水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都具備了良好的供水基礎。

    該區已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投資15.5億元建成白馬湖水廠,鋪設一級管網296公里、二級管網687公里、三級管網8808公里,建設一、二級增壓泵站23座,關閉農村小水廠343處,鄉鎮覆蓋率和入戶率均達100%,并建成農村供水信息化管理系統,2020年白馬湖水廠獲評“全國首批農村供水規范化水廠”。項目將實施“雙水源”供水保障模式,以確保農村供水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推動農村供水從“有水喝”向“喝好水”躍升。

    為根治農村供水末端保障能力薄弱問題,提升轄區供水保障水平,該區啟動實施農村供水保障車橋至蘇嘴段供水環網管道工程。該項目沿264省道新建34公里一級環網管道,總投資12094萬元,其中小型引調水中央補助資金8000萬元,省級獎補資金600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1500萬元,其余為區級配套資金。項目計劃于2025年7月開工,2026年12月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據了解,項目實施“雙水源+環網”供水保障模式。也就是說,依托閥門井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白馬湖與經開區兩大水廠互聯互通,在渠南、渠北片農村供水末端形成環狀管網,實現雙向供水、互為備用的供水格局。當一處水源出現故障時,可快速切換至另一水源,大大縮小停水影響范圍,極大提升供水應急響應能力,徹底解決車橋、博里等沿線偏遠鄉鎮高峰期水壓不足問題,保障30.4萬居民用水安全,提升用水幸福感。從長遠看,項目將為該區鄉村振興奠定堅實水利基礎,打造農村供水末端保障的先進樣板,為蘇北乃至全國類似地區破解農村供水末端難題提供“淮安方案”。

    下一步,通過支持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將有效解決該區農村供水水源不穩定、管網輸配能力不足等問題,大幅提高縣域農村供水規模化水平,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