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題 工作動態
10月9日,市長顧坤來到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淮安區、淮陰區,實地調研推進產業配套中心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產業配套中心布局和建設的決策部署,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構建1小時工業配套服務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市委常委、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徐子佳,副市長張沖林,市政府秘書長顧強參加有關活動。
依托先進的鍛造工藝及機加工裝備,江蘇長特科技有限公司可年產各類鍛件和機加工產品2000萬件,2023年開票銷售同比增長77.2%。在詳細詢問企業原料采購、產品銷售、創新研發等情況后,顧坤說,裝備制造業是淮安聚力打造的重點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希望企業主動融入我市產業的供應鏈,通過原料就近采購、產品就近銷售、服務就近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實現生產的高效協同。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電鍍中心已建成5棟廠房,建成后可實現476萬平方米/年金屬及塑料零部件表面處理能力。顧坤叮囑企業負責人,在加快工程建設的同時,要緊扣全市電鍍中心的定位,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嚴格入園標準門檻,著力建設工藝流程全、加工技術精、協同水平高的專業園區。顧坤對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緊扣制造業的關鍵工藝打造特色園區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指出要堅持問計于企、問需于企,做好功能性配套,助推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淮陰區模具加工中心入駐模具產業上下游企業21家,已形成年加工模具模架2.6萬套及汽車零部件300萬件的生產能力。顧坤先后走進淮楚模具、俊卿輝模具兩家企業生產車間,細致了解企業就近產業配套情況,要求園區在推進模具加工企業集聚的同時,進一步做優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服務,營造產業協同、優勢互補的良好產業生態。
顧坤還先后來到淮安高新區食品研發檢測中心、中關村硬創空間·淮安創新港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淮安生物健康產業創新研發中心高端生物智造中試平臺等產業配套中心,走進實驗室、產品展示區,詳細了解平臺運行、公共技術服務開展等情況,希望充分發揮科創資源優勢,聚焦地方主導產業,緊扣企業創新研發需求,合力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
調研中,顧坤強調,建設產業配套中心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淮安產業發展實際,圍繞“7+3”先進制造業集群強鏈補鏈延鏈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提升產業配套能力和科技公共服務水平的關鍵舉措。各地各相關部門要進一步統籌資源、合理布局,加快建設功能完善、分工合理、高效協同的產業配套中心,持續賦能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