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新聞資訊 專題專欄 淮安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專題 工作動態
10月26日,在2024淮安金秋經貿洽談會開幕式后,由市工信局承辦的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會等3場圍繞新興產業發展的供應鏈創新鏈對接洽談會在分會場同步開展。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不僅是一個搭建產業鏈供需對接、加強產業協作的平臺,更是一次新能源產業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商合作的盛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共同探索產業升級的新路徑,攜手開創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共同推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有效降低產業鏈供應鏈企業溝通成本,更加精準服務市內外更多有需求的企業。
聚焦新能源 延伸產業鏈
26日,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舉行,來自新能源產業領域的相關領導、學界代表、行業專家、企業家共敘情誼、共謀發展。
搭建協作平臺,助力產業發展。“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搭建了產業鏈供需對接、加強產業協作的平臺,是一場新能源產業從業者交流思想、分享智慧、共商合作的盛會。”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維東說,活動將進一步推動區域間的產業資源整合與提檔升級,為淮安新能源產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產業基礎扎實,產業前景廣闊。“作為全國新能源產業制造大省,2023年,全省新能源產業集群1051家重點企業實現開票銷售占全國比重32%,位居全國第一。”江蘇省工信廳新能源產業處處長譚清錳圍繞產業規模全國領先、產業鏈較為完整、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加快走出去步伐等四個方面對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作了介紹。省儲能協會會長朱俊鵬、省光伏協會副秘書長吉雷分別圍繞儲能行業和光伏產業的發展情況作介紹,讓在場嘉賓全面了解江蘇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扎實基礎和廣闊前景。
深化互動交流,碰撞思想火花。長期從事鈉離子電池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馬紫峰作“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發展機遇與挑戰”主題分享,交流鈉離子電池發展前景,贏得嘉賓陣陣掌聲。談及“淮安速度”,天合光能分布式技術負責人史伏龍說:“得益于淮安良好的營商環境,天合光能淮安項目從正式簽約到全面開工僅用了32天。”
據悉,今年1—8月份,我市新能源產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74.9%,已初步形成光伏、風電、新型儲能一體化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淮安期待與更多的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新路徑。
以“鏈”為媒 合作共贏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會上,行業專家、市內外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企業負責人、高校相關負責人共同探索產業升級新路徑,攜手書寫合作共贏新篇章,助力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淮安市深耕信息技術產業近20載,始終堅持開放引領,深化區域協作。”市工信局副局長彭雪主持會議并作推介,“十四五”以來,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年均開票增速超25%,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以PCB、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等為主的四大產業鏈條,聚力打造千億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會上,省光電顯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薛文進以“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為題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相關產業的發展趨勢,澳洋順昌、特創科技、榮芯半導體等多家企業作產品推介。澳洋順昌行政部部長劉堅表示,該企業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建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芯片、外延片領域全國同行業排名前三,LED單一生產基地規模居全國首位。“此次活動讓我們認識了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伙伴,進一步豐富了采購渠道,為企業間開展更加廣泛、深入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機會。”
為進一步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交流,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經貿對接,活動現場組建了淮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聯盟,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時、高效、直接對接構建了常態化平臺。
賦能產業升級 促進互利共贏
在舉行的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洽談會上,來自國內外的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企業代表、行業專家、高校學者等百余人齊聚一堂,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會上,東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劉曉軍以“數字孿生驅動的智能制造——數字化設計與制造”為題,闡述了以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為手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和路徑。江蘇沙鋼集團淮鋼特鋼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中天鋼鐵集團等產業供需企業代表介紹企業發展情況,發布產品需求和供應信息。
“我們不光想尋求新客戶,也想為我們企業需要的物流小車和數控機床尋找供應商。”江蘇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專員楊偉洲說,這次會議讓企業對未來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物流配套單位淮安港中遠海運物流公司總經理鮑婷婷介紹了企業致力于打造以沿淮河、運河為腹地的長三角北翼內河集裝箱運輸樞紐和多式聯運物流中心,助力企業降本增效的情況。深圳融昱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建介紹了公司業務情況,邀請在場企業家共享機遇、共同發展。
會議現場倡議建立淮安市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供應鏈合作聯盟,積極推動聯盟成員間供需合作,促進成員間技術交流,推動資源共建共享、產業協作配合,加強區域和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提升裝備制造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推動淮安市裝備制造產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
作為淮安五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全市裝備制造產業加速轉型升級、蝶變發展,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層次不斷提升,培育集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7戶,開票銷售超億元企業138戶,漢邦色譜純化裝備、紐泰格車用減震器、金石采油采氣樹等產品市場占有率全國第一,形成“原材料—高端零部件—整機—成套裝備”完整產業鏈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