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公布《江蘇省2025年度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微改革”項目實施清單》,由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申報的“優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體系”“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務窗口”等創新做法成功入選,標志著我市在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來,我市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各類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需求也隨之日益增加。為幫助企業掃清維權難點障礙,破解傳統維權模式中存在的被動響應、資源分散、服務碎片化等瓶頸問題,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出多項改革舉措,為企業創新發展保駕護航。
堅持靠前服務,主動問需解難。開展知識產權“服務直通車”活動,組建“維權特派員”骨干隊伍,分片區掛鉤幫辦企業維權訴求,推動知識產權政策落地、服務下沉。利用知識產權大數據分析平臺,開展企業商標搶注監測、專利侵權線索監測等服務,實現侵權線索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面向我市重點產業、行業協會和高校院所,招募培育“侵權觀察員”和“維權志愿者”,組織開展侵權假冒產品線索提供、維權援助公益宣講等志愿服務活動,營造尊重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深化部門協作,凝聚保護合力。與版權、農業農村、文化旅游、商務等部門合作共建知識產權集成化服務窗口,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志、著作權、植物新品種、非遺、老字號等多種廣義知識產權類型的“一窗通辦”。設立南京知識產權法庭(淮安)巡回審判點,整合行政保護、司法保護、仲裁調解等維權力量,為權利人量身定制個性化維權方案。深化淮河生態經濟帶、南京都市圈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健全維權案件移交與會辦機制,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
加強全鏈保護,提升維權質效。加強知識產權侵權源頭治理,發出拒絕盜版侵權倡議書,引導行業協會加強自律自治。推行企業“知識產權體檢”“專利微導航”,出具知識產權分析報告和發展建議書,指導企業優化專利布局策略,提高專利申請質量。會同商務、貿促、科技等部門,圍繞企業經貿投資、技術轉移、成果轉讓、上市融資等重要商事活動,開展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風險預警。創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淮安分中心,選聘技術調查官、業內專家深度參與維權案件調查取證、侵權判定等環節,促進維權援助服務提檔升級。
下一步,淮安市市場監管局將以此次入選省級“微改革”項目為契機,全力抓好改革任務落地見效,以“小切口”破解知識產權“大保護”難題,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與服務水平,加快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努力為全省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更多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