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數據局持續深化政務服務改革,通過營商服務提優、審批集成攻堅、數字“底座”賦能三大舉措,全力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優化營商環境,高效助企“解難題”
涉企政務服務再優化。出臺《淮安市建設“四最”一流營商環境高質量推進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一體深化投資、政策、市場、法治、政務、人文六個環境建設。強化營商服務專員制度,嚴格執行企業需求在線直達和“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深入推進企業需求直達、專員入企報到等工作,確保企業需求辦理高效聯動、有效閉環。今年以來,41個市級機關的220名營商服務專員接收涉企需求235件,已辦結211件。創新打造“惠企直播間”,今年已有5家市直部門走進直播間解讀政策,直播點擊量超30萬人次。
環境監督效能再提升。加大營商環境監督力度,將交警執法文明提升、交通運輸文明服務等十個方面作為行動主題,印發實施《淮安市營商服務效能提升“十大行動”工作方案》。創新探索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機制,參照國內外先進經驗,加快構建營商環境無感監測機制和系統。我市在《江蘇省2025年度營商環境改革事項清單》中試點任務數量躍居全省設區市首位,3項改革案例入選省級典型,與蘇州并列全省第一。
深化改革攻堅,跑出審批“加速度”
工程項目審批再提速。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起草《淮安市2025年度高效辦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一件事工作方案》,常態化實施工程建設項目“三極”“四即”高效便捷審批服務。今年以來,市工改系統累計服務項目6200余個,辦結各類審批事項13000余件,準時辦結率達100%。省工改領域重點監測的7項指標我市全部位于全省前列,其中“‘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并聯審批”“區域評估”“告知承諾制”“市政公用服務”5項指標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以來,聯合圖審項目1162個,為121個項目實現“樁基先行”,工業項目圖審為企業節約成本超3200萬元。
提升幫辦代辦服務質效。依托市、縣(區)、鎮(街)三級代辦服務體系,為重點產業項目提供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代辦,常態化運用“并聯審+容缺辦”模式,助推72個重大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上半年,累計為234個重點項目提供幫代辦服務,辦結率達95%。
服務機制再完善。提升12345熱線改革質效,持續拓展受理渠道,形成全場景受理網絡;健全高效閉環管理機制,結合“五級督+協同辦”等機制,推動訴求全流程跟蹤、全鏈條解決。強化“不同意”事項報備制度。杜絕審批服務不作為、亂作為,促進依法高效行政,推動該制度與“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務服務熱線融合。截至目前,市、縣區(園區)累計報備“不同意”事項67件。
強化數據賦能,打通辦事“高速路”
數據攻堅再突破。對照公共數據攻堅行動92項重點任務,動態監測評估各部門、各縣區工作進展。深化公共數據“一本賬”試點建設,積極構建涵蓋數據資源、項目、系統、事項、應用等多維度的“一本賬”體系。推進“政務數據超級管理員”機制建設,累計公布435類電子證照共享目錄,市、縣(區)共3113個事項實現“三個免提交”。通過遴選確定市數據集團為授權運營主體,建設授權運營平臺,引進31家服務商,打造淮數易貸、電子保源地圖等應用場景。
惠企服務再升級。迭代財政獎補集成服務3.0建設。高效完成惠企財政資金“一平臺直達企業”“一件事”省級試點任務,目前,已梳理上線700項業務,上線獎補類政策756條,累計辦理76978件,發放獎補資金超62億元。持續推進“淮上關愛一件事”改革。全市累計實現112類“一件事”全市域通辦、一體化運行、常態化辦理,辦件總量208.1萬件。深化證照“1+X+N”改革,“個轉企”、企業注銷及遷移等“一件事”改革成效顯著,極大地提升了審批服務質效,助力經營主體高效便捷實施準入、經營、流通及退出市場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