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淮安市校外托管機構管理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已經市政府九屆第4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自2025年7月23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7月22日。
本意見所稱校外托管機構,是指自然人、法人以及非法人組織在淮安市內開辦,受學生監護人委托,為中小學生、3至6歲學齡前兒童提供非在校時段就餐、休息、接送和臨時看護等校外托管服務的機構。
學生監護人之間互助提供托管且托管人數在5人以下的,不屬于本意見所稱校外托管機構范疇。
二、《意見》對托管機構的證照辦理有哪些要求?
營利性校外托管機構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經營范圍登記為“中小學生校外托管服務”、“幼兒園外托管服務”。
非營利性校外托管機構應當依法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
從事其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需要變更登記事項、行政許可事項的,應當依法辦理。
三、《意見》對規范托管機構經營方面有哪些要求?
未經許可審批,不得開展校外培訓活動。
招聘工作人員時,應查詢應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賣、暴力傷害等違法犯罪記錄,發現其具有前述行為記錄的,不得錄用。每年定期對工作人員是否具有上述違法犯罪記錄進行查詢。從業人員應當無精神性疾病、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托管學生健康與安全的疾病;提供餐飲服務的,其從事餐飲服務的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
合理確定托管服務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并在服務場所顯著位置進行公示,不得收取公示之外的任何費用,且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一個學期的費用。
四、《意見》對托管機構安全管理責任有哪些要求?
校外托管機構舉辦者是托管機構安全第一責任人,應當承擔托管機構安全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應急處置機制,切實履行保障學生安全的責任。
同一時段內托管學生人均建筑面積不低于3平方米,確保不擁擠、易疏散。
面向12周歲以下兒童的校外托管機構,不得設置在四層及四層以上、地下或者半地下。
應當按照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安全宣傳圖示。
合理設置疏散通道并在托管服務期間保持通道暢通,窗戶不得設置影響逃生和滅火救援的防盜網、金屬護欄、廣告牌等障礙物;設有廚房的,應當與其他部位進行防火分隔。
定期組織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和疏散逃生演練。
原則上不提供午休、住宿服務,確需提供午休服務的,午休場所應當獨立設置,1人1床,每居室人均使用面積不少于2平方米;確需提供住宿服務的,住宿場所要求參照《學生宿舍衛生要求及管理規范》(GB31177-2014)。
六、《意見》對托管機構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要求?
外購餐食的校外托管機構,應當選擇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食品安全管理狀況較好、社會信譽良好的餐飲服務單位,并簽訂供餐協議,明確食品安全責任。
自行加工餐食的校外托管機構應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加工操作行為,切實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
提供餐食的校外托管機構,應當按照要求留樣。
七、《意見》對托管機構其他安全管理方面有哪些要求?
具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不得存在拆改主體結構、加層或者加夾層現象,使用荷載不得大于原設計荷載。
加強托管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做到全程有人看護監督。提供午休、住宿服務的,不得安排托管學生與托管學生以外的人員混居,不得男女混居。
安排專人接送托管學生,保障學生在學校與托管機構之間的往返途中安全。在接送學生期間應當遵守交通秩序,不得使用無安全保障的車輛接送學生。
定期對托管場所和物品進行清潔及消毒,保持場所及物品干凈、衛生。發生傳染病及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及時采取措施,并通知學生監護人及其學校。
不得發放、贈送非法和侵權盜版出版物以及含有色情、暴力、暗藏不良誘導的玩具、文具等;不得有非法傳教,不得有傳播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等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行為。
加強安全技術防范,可以在出入口、大廳、過道和就餐、學習等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監控錄像存儲時間不低于30天,并注重保護學生隱私。禁止在集體宿舍、衛生間等區域和部位安裝視頻監控,不得隨意將視頻內容外傳。
八、《意見》對托管機構的監督管理方面有哪些要求?
實行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縣區屬地管理的監督管理體系,各相關部門、鎮(街道)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在各自職責范圍內依法履行對校外托管機構的監管工作。
在有關領域和區域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實施綜合執法改革,以及鎮(街道)承接有關職權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