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九屆第4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全面落實《江蘇省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推進我市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行動方案》。
二、主要內容
《行動方案》分為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六大行動、保障措施等四個章節,主要內容包括:
(一)主要目標
加快構建現代物流、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科技服務、貿易服務五大優勢型服務業,以及數字信息服務、節能環保服務、人力資源服務三大成長型服務業協同發展的新體系,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到202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400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8%左右,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量規模超17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1.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金融服務、商務服務、科技服務、貿易服務五大優勢型生產性服務業。
(1)現代物流。加快淮安港、黃碼港、機場三期改擴建等物流基礎設施和淮安港外貿通道建設,推動大型物流企業提供數字化、定制化物流服務,創新發展網絡貨運、低空物流等新業態。到2027年,全社會物流總額達到21400億元,省級重點物流企業達到16家。
(2)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廣“創新積分貸”“淮質貸”等融資模式,助力新一輪設備更新。深化政銀企對接,引導各銀行機構聚焦產業集群,提供精準化融資服務。到2027年,金融業增加值超260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達1000億元。
(3)商務服務。招引行業重點企業來淮設立綜合型、區域性或功能型總部,圍繞產業需求,發展法律服務、會計審計、咨詢調查等專業服務。加快建設會展名城,持續提升淮河華商大會、臺商論壇等影響力。到2027年,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收突破26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50家。
(4)科技服務。引培新型研發機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加強技術轉移服務。聚力打造“創新之核”,建設一批試驗研究、產品研發、檢驗檢測等技術創新服務平臺,搭建一批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作站和創新中心。到2027年,全市累計備案新型研發機構20家,技術轉移機構14家,科技經理人(經紀人、科技專員)達350人。
(5)貿易服務。鼓勵批發市場加強線上電子商務和線下批發渠道建設,促進商品市場向電子商務+倉儲配送+實體體驗轉型。實施“跨境電商+產業帶”淮品出海工程,支持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開拓“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到2027年,全市批發業銷售額力爭超2800億元,外貿進出口額達640億元,跨境電商企業新增200戶。
2.提質發展數字信息、節能環保、人力資源三大成長型生產性服務業
(1)數字信息服務。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強化5G、光纖網絡支撐,加快中國移動長三角(淮安)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聚焦工業互聯網、供應鏈管理平臺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加快培育數據安全、數據標注、數據金融、數據加密等新業態。到2027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8%以上,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達280億元。
(2)節能環保服務。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第三方服務,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環境服務總承包,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鼓勵民營、外企等多元主體投資檢驗檢測服務。到2027年,全市規模以上節能環保企業營收年均增長達12%。
(3)人力資源服務。引培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人力資源機構和服務品牌,構建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樞紐型基地和產業創新發展平臺。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開展技能培訓、招工送崗系列活動,創新“訂單式”“定崗式”精準培訓模式,鼓勵校企結對開展定向培訓。到2027年,全市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營收達80億元。
(三)六大行動
六大行動立足我市實際,從項目招引建設、企業培大育強、集聚發展提升、數智賦能升級、兩業深度融合、服務品牌提升等六個方面明確舉措。
(四)保障措施
保障措施主要從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用地、人才、場景、數據、算力等要素供給,完善以生產性服務業為重點的統計體系和監測預測機制等方面落實保障。
三、主要特點
一是政策銜接有序。《行動方案》與《江蘇省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十五五”時期淮安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有序銜接,與上級政策導向一致,同時也契合淮安實際。
二是科學分類施策。《行動方案》從物流、金融、商務、科技、貿易以及數字信息、節能環保、人力資源等八個主要維度分類施策,協同發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細化目標任務。《行動方案》正文中對每個重點任務均明確了2027年目標,并附“重點目標任務及部門分工表”,對2025-2027年三個年度具體目標和責任單位進行細化明確,后續督促推進、中期評價等做到有的放矢,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