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點醫療機構是參保群眾獲得基本醫療服務的主要場所,是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的關鍵環節。近年來,經開區堅持從群眾需求出發,通過精準治理與優化服務“雙輪驅動”,致力于將群眾的就醫煩惱降至最低,讓規范、高效、便民的醫保服務體驗持續加分。
一是設立政策“輔導期”,打造服務“緩沖帶”。 為解決新定點醫療機構“不懂規、難適應”的問題,創新設立6個月的政策輔導期。通過配備輔導聯絡員、開展日常檢查提醒、共享典型案例等方式,進行“點對點”精準指導,幫助新機構快速掌握醫保政策與管理要求。這種“先輔導、后監管”的模式,如同為機構規范運營系好“第一粒扣子”,從源頭上防范了違規風險。
二是優化定點“機制關”,筑牢規范“基礎樁”。嚴把入口關是保障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經開區明確制定了定點醫藥機構的準入與退出機制,細化從申請受理、評估到結果運用的全流程。除了符合國家及省定基本條件,申請機構還必須按規定使用藥品耗材追溯碼,確保服務可溯源、質量有保障。這一機制從起點上篩選出優質服務機構,為群眾就醫安心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是打通結算“數據鏈”,提升群眾“便捷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才能少跑腿。經開區大力推動“互聯網+醫保”服務,全面推廣醫保電子憑證、移動支付等便民應用,極大縮短了患者排隊等候時間。同時,持續擴大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覆蓋范圍,簡化備案流程,讓流動人口也能享受到“家門口”般便捷高效的醫保結算服務,切實解決了群眾跨地域看病的后顧之憂。